獨角仙屬於金龜子科,是金龜子科中觭角最壯麗的。
獨角仙的一生屬於完全變態。卵是一粒直徑約0.3cm的白色球體。幼蟲為乳白色,頭部則為褐色,有一具顎幫助挖掘和夾碎腐質物。在台灣別稱雞母蟲(母雞常常翻土吃幼蟲),遇到危險時會將自己捲起來保護脆弱的腹部。身長約6cm,體寬約2cm,住在地底下,必須生長約八到九個月才可化蛹。幼蟲的食物是腐質土(一種有機土,通常是腐爛的落葉形成的)。
幼蟲總共脫皮三次,剛破蛋而出稱為一齡,脫皮一次加一齡,脫皮第三次後成為蛹。幼蟲在化蛹前會建造蛹室,蛹為金黃色。化蛹之後1個月內羽化成成蟲。羽化過的獨角仙成蟲不急著到外界活動,會先緩慢把翅膀收起來、等到鞘翅硬化堅固之後等,待最好的時機再爬出地面。
獨角仙雄成蟲有壯觀的觭角,雌蟲則完全沒有角。雄蟲不含觭角體長約4~6公分,雌蟲則只有3.5~5公分左右,獨角仙雄蟲能拉動比自己重10倍的東西。獨角仙成蟲有趨光性,喜愛吸食樹液,尤其是光臘樹(別稱白雞油)的樹液。獨角仙打架的方式是把牠的觭角插到對方的腹部下面,然後高高舉起,使對方飛出去。
野外的獨角仙成蟲約可生存1到2個月,雄蟲一般會在交配後不久即死亡;雌蟲則是會在產完卵後死亡。獨角仙交配季是在每年的6~8月底。 人工餇養的獨角仙甚至可長達3個月,人工飼養之所以可以明顯的拉長時間有很大部分原因是拜日本之賜。他們發展出的昆蟲果凍,其中添加賀爾蒙或是一些藥物。讓獨角仙可以活得更久。果凍本身也有高級低級之分,通常越貴的果凍能延長更久。果凍也可能具有其他功能如增加產卵量或減少果蠅進入等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